概述:完美主义、拖延、对感情消极、自我封闭、喜欢抱怨、带情绪说话......这些影响生活的特质都是源于我们人格基因的缺陷而形成。看清本质,找到规律,积极面对,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上下功夫,修复人格基因,重塑人生,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关键词:追求完美 拖延 婚姻恐惧 疗愈
每个人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有些人追求完美,有些人对情感消极,有些人喜欢抱怨,是什么让我们变得不一样?
对,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家庭是我们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诸多的人生任务都是在家庭中习得与完成的。家庭的氛围,父母的关系,教养方式......都可能因为父母缺乏正确认知而产生错误的行为,给孩子带来内在的伤害,形成不完善的人格。如果这些伤害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它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代代相传不断复制。
回避策略的应对方法是努力不去想这个问题,假装问题不存在,转移注意力,回避烦恼,拒绝承认问题的发生。逃避不等于问题不存在。
问题中心策略的应对方法是制定行动计划,权衡利弊,与人商量,留出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努力让事情好转。
认知策略的应对方法是尽可能地获取到相关情况的信息,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掌握规律,建立正确的认识,解决问题。这是最积极有效的方法,这样创伤会得到及时的修复,进入良性循环。
对照自己,看到最好,努力改变,成为更好!
今天的公益课堂就带我们找到了改变之法,通过流水标尺的梳理,让人格基因修复变得简单易行,方法就是先找自己的问题,坦然面对,真诚接纳,设立力所能及的小目标,逐个击破,建立信心,坚持完善。
改变从小处着手,小步走起,坚持行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人格基因修复】随堂金句
状元
陈丽萍
人格基因源于家庭
负面记忆影响人生
辩证看待是非对错
基因创伤及早修复
掌握方法良性循环
力所能及自我做起
突破不安焦虑恐惧
疗愈自己利已利人
提交改变幸福人生
榜眼
童慧丹
原生家庭很重要
土壤环境育人格
辩证识别两面性
基因修复改家风
科学认知寻源头
小事切入重行动
突破恐惧和不安
疗愈自己助他人
春暖心开笑开颜
探花
孙群芳
原生家庭心理创伤
父母不足影响孩子
背景差异模式不同
人格基因代代相传
辩证看待学习摸索
掌握规律勇敢突破
自我修复帮助他人
制定计划小事做起
一生践行传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