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学抑郁 青春期叛逆
婚姻情感 人际关系 职业就业
///
问题: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被安排的,都是父母做决定,我觉得我生活得特别被动,每天被动的活着工作,觉得对什么都印象不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喜欢一个人待着,看书干活儿,都是喜欢一个人干。干过的事都没啥记忆,觉得脑子里没啥东西,但是其实里面东西很多,就是倒不出来,每次提取都是那几样。特别不喜欢说话,也没啥特别热爱的,对外界和别人关注不深,总是在关注内在,喜欢自己研究,琢磨自己没解决的问题,我该如何突破这种被动模式的现状,我每天逼着自己有多说要主动这样做,对不对? |
整个工业化,我们的教育都是一个知识的学习、知识的灌输。长大以后呢,我们去求职,按照我们学习的知识、学习的专业去从事其中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往往是整个专业化流水线中间的一环。我们这样学习工作,可以说就像一个大的机器、大的循环中间一环而已。这么做呀,可以保证社会整体的循环运行,可以保证产品、商品的大规模的生产,满足人类短缺需要。
它既有满足短缺的功能,但是对每个个人来说,有很大的缺陷。因为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内驱启动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和工作期间被抹杀了,被否定了。所以我们每个人就像机器一样学习,像机器一样去干活。这样的生长模式、生活模式、生存模式,都会给我们工业文明时期的每个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因为我们慢慢地麻木了,慢慢地被模块化了,慢慢地变成流程了,慢慢地被工业化这种产业化的方方面面深度地影响。
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应该自己有探索世界的本能,有探索未知的驱动,有把兴趣爱好研究深入的需要。这些呀,如果我们在工业时代,我们很难做到。所以工业文明很快要过渡到互联网文明。互联网文明它在生存短缺这些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我们人类内在的兴趣爱好、内在的种种问题需求不断涌现,而呼吁整个社会进行创新,产生新的产品、服务,满足我们人类不断涌现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教育更重要的是启动我们每个孩子的内驱力,让他自己爱学习,自己愿意把兴趣、爱好、擅长,把它充分的做足。在互联网时期,在满足了物质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满足我们人类的心理建设,而不是像你这么描述的完全是物质建设,心理几乎是空白。这种生存方式是不能够满足人类深度的需要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逐渐要启动自己的内驱,自己主动去探索,主动地深度学习,主动地心理建设,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素质,这样才是高级的文明,高级的生存方式,高级的进化方式。
向我提问
扫一扫,下载标尺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提出问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