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协同抗疫,聚力前行”项目公益培训的第一天,也是心理危机干预师认证课程的第一节课,现场罗正则导师为大家讲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部分,内容包括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工作原则,以及危机干预与心理治疗的区别。特别强调了倾听、共情、自我保健及督导的重要性。线上导师也解答了同学提出的各种疑问。课程最后,导师邀请在线学员共同运用最新心理模型工具梳理SARS(非典)、汶川大地震两个危机事件,协同制作了危机事件干预标尺,依据标尺内容,同学们纷纷输出了各自的高频金句。
本次的课程内容紧凑、详实、全面、系统、实用性强,尤其是协同办公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单一讲解授课方式,大大提升了学员的参与感。心理模型的使用更让不少同学感到新鲜有趣。体验了学中玩、玩中学,让学习变得简单轻松、高效有序,让知识通过工具模型完成输入输出循环过程。
本次课程的在线学习人数高达1000+共同学习,除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参与外,更有教育界的老师、政府公务员及心理援助志愿者们的加入学习。大家一致认同这既是一堂专业人员的专业基础,也是心理志愿者的一堂心理危机干预科普课程,上的及时、学的高效。
课后同学们纷纷加入打卡社群,在群内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心理专业的同学表示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咨询师的职责所在,咨询工作更要遵循国家行业规范,做好日常积累,储备力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承担责任。非专业学员分享,除了学到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外,更明白要做志愿者不能空有一腔热血,更要身怀专业技能,可以为需要人员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在彼此的分享中打开视角维度,提升思维与格局。
社群内同学们热情高涨,在彼此的分享中打开视角维度,提升思维与格局。纷纷表达要掌握技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愿在国家危难时刻担起肩上的责任,虽不能走入一线,也愿为身边的有缘人贡献一份安定的力量,做一名专业的暖心的志愿服务者。